月华
发表于 2007-2-13 23:53:54
夸雷斯马是草包?
oliver7788
发表于 2007-2-13 23:54:22
原帖由 Trunks925 于 2007-2-13 10:36 PM 发表
“少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说小的时候很聪明,但长大了却不一定是人才,比如孔融小时聪明过人,长大了却不过是草包一个。现实中的足球界里少时成名后来却逐渐默默无闻或有负大家希望的球员有很多啊,除了LZ说的 ...
你到底懂不懂的,不懂就别胡扯,什么叫孔融长大了是草包一个,最烦你这种不懂乱放屁的SB。。
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辞归。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平元年(190),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出奔,妻子被俘。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在许昌,不满曹操雄诈,多所乖忤,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孔融著述,《隋书·经籍志》载《孔融集》9卷,已散佚。今存其集都是明、清人辑本,通行本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 1卷。孔融文又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其诗又见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汉诗》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
kuuki
发表于 2007-2-14 00:20:40
LS的....赞一个....
到是那个江郎才尽放到这里比较合适.
oliver7788
发表于 2007-2-14 00:24:06
同意LS。。那个人根本不懂,这个成语只是人家想嘲笑孔融而用,他倒真以为是说孔融的了,文盲一个。
江郎才尽
出处《南史·江淹传》
尝宿守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 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玉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
释义“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 渐渐衰退。“尽”,完,没了。江郎的文才没了。比喻才思减退。
故事 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 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 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 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诗写出来平淡无奇;而且提笔吟哦好久,依 旧写不出一个字来,偶尔灵感来了;诗写出来了,但文句枯涩,内容 平淡得一无可取。 于是就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 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 缎还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采了。 又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 的人,走到他的身边,向他索笔,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 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据说从此以 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oliver7788
发表于 2007-2-14 00:25:00
建议不懂就别乱说,别让人家看了笑话。。
Trunks925
发表于 2007-2-14 00:30:25
不好意思,原来得罪了一位孔氏后人,我对我刚才的话道歉,草包一词也许过火了,不过你既然给我列出了这些材料,那要我说,孔融在政治上其实是失败的,读过三国的都知道孔融实在是找曹操麻烦,缺少政治头脑,但他在文学上是有一定成就的,这点应该肯定,他的两个儿子也很有种啊,当时曹操要杀他全家,家人劝他的儿子逃跑,其子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然后随父一同问斩。刚才那位仁兄骂人实在是太没素质了。
Trunks925
发表于 2007-2-14 00:34:15
再加一句,用“少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形容孔融同志应该不过分吧,试问你刚才网上拉下来的资料有几个人知道啊,孔融让梨以及在李膺家中一语惊人的故事可要更有名吧!
Trunks925
发表于 2007-2-14 00:38:41
不想进行这种无意义的争吵,无聊。
delpierolee
发表于 2007-2-14 02:13:16
代斯勒退役了,伤心ing
delpierolee
发表于 2007-2-14 02:25:19
原帖由 oliver7788 于 2007-2-14 12:24 AM 发表
同意LS。。那个人根本不懂,这个成语只是人家想嘲笑孔融而用,他倒真以为是说孔融的了
什么叫做想嘲笑孔融而又不是说孔融